热门精品影视高清播放网站,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懂色凹凸_BD韩语在线手机播放

王銀宏:致我們還未逝去的讀書青春【點贊青春第28期】

法律史學研究院 王銀宏

轉眼間,我們迎來了法大的第六十四個生日,作此文略表對法大的愛意與濃情。確實,法大及法大的老師們是有恩于我的。

我本科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碩士研究生時才開始在法大學習和生活,若依不少人以本科畢業的院校為“母校”的標準,法大不能稱為我的“母校”,但是在我自己看來,法大是我純正地道的“母?!保驗槲艺嬲闹R獲取和學術訓練階段發于斯,始于此。

法大的研究生生涯,給了我法學意識上的重生。在本科時,我不能算是一個好學生,因為我的成績表上只有約三分之一的課程成績超過85分,特別是剛入大學的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中有兩門課程的成績為60分,直到現在我都很感激給我60分的憲法學和法哲學的老師,因為他們,我的大學時代才沒有補考的經歷。這里,我是真心感激的,這并不是反話,因為我當時真的沒有好好學習,當然也更沒有學懂。對于一個在上大學之前沒有離開過當地、平時幾乎沒說過普通話的理科生來說,一個大城市、一所大學讓我見識了太多:入學幾個月后才真正聽懂起初感覺像是一門外語的重慶話,大學課程中很多之前聞所未聞的的術語和概念,都令我彷徨和抗拒。

記得法理學中“法的價值”的概念,當年期末考試時,這個名詞解釋題我是空著的,沒有做答,因為我真的不理解法的價值就是教材上所寫的那些關于主體客體的抽象詞句,直到本科畢業之后,來到法大研究生院,我才慢慢琢磨何為“法的價值”,特別是之后看到江平先生所寫的“法治天下”四個大字時,我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一直困擾著我的“法的價值”嗎?

法大的研究生生涯,更讓讀書與我有了難以割舍的聯系。大學時,我對教材很不感興趣,但是為了能在期末考試中逃離60分的“紅燈區”,又不得不徹夜通背教材,因而除了期末考試前的幾個星期看教材之外,我平時都是在圖書館借閱一些自己認為感興趣的書籍(當然也是受到兩門考了60分課程的刺激),一開始是關于西方哲學的,但是讀起來太費勁、太難理解,轉而讀了些關于美國憲法以及宗教與宗教史方面的書。我在研究生階段的第一篇學年論文是關于基督教刑罰的,也是與此相關。研究生院諸多老師的不倦誨示使我得以摸入學術之門,也正是在碩士畢業論文的寫作中,我才知曉外文著述的引注格式和注釋方法,逐漸認識到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的重要性——這二者是現代學術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最低限度。如此看來,真正的學術訓練是開始于我的研究生階段,學術興趣也主要集中于憲法與憲法史,特別是外國憲法方面,別忘了,憲法學可正是我入大學第一學期期末考了60分的那個學科啊。

在碩士研究生階段,我讀書不算特別多,大多也是漫無目的地隨性而讀。進入博士階段的學習之后,我才真正開始系統地、有目的地讀書,對一個問題了解越多,才越深覺自己所學之少,所知之淺,不免有“書到用時方恨少”之感。由學生成為老師之后,這種感覺有增無減,因為自己已不單純是知識的吸收者,同時也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和一定程度的“創造者”,肩上的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我絲毫不敢懈怠,惟有勤讀書、多思考,才能不負于學生、不負于自己。而這種使命感的根基,就是法大的學習生活和學風氛圍為我培育的。

在我看來,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而惟有知識,學到了之后就成為自己的,并因此會終身受益。當然,吃了肉之后長到自己身上,似乎也是這個道理,但是長肉之后還可以再減下去,而獲取知識則不同,隨著不斷地學習,知識的獲取是只增不減的,我們學到的知識之間甚至還會發生“化學反應”,如此,我們可能會“創造”出知識,所獲知識的體量可能會呈幾何倍數地增長。我們的校訓“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為我們為什么要學習知識、如何學習知識,特別是為我們學習和運用法律知識提供了學習準則和價值目標,學校的各種制度與設施也是服務于此目標的,并努力為老師和學生創設開放、多樣、寬容、自由的讀書和學習環境。多讀書、讀好書,有百利而無一害,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之人與不學無術、胸無點墨之人的談吐氣度自是有很大差別,在此意義上,“主要看氣質”的網絡熱詞亦非玩笑和虛言。

在學生時代,我的履歷乏善可陳,希望不會對同學們起到反面的消極作用,而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是我們要始終堅持的一種生活方式。惟有如此,我們才能無愧于自己的青春。

以此致我們還未逝去的讀書青春,亦為法大的六十四歲生日道賀,愿法大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