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師生:
人們對于宇宙總是充滿了興趣,而宇宙當中的黑洞、引力波、系外生命等都是大眾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在過去的這些年中,這些領域也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相關的領域也獲得了諾獎,所以本報告就具體介紹了這些獲得諾獎的領域(分別于2017年,2019年,和2020年),讓大家對于天文學的最新進展也有一個了解。
主題:群星都是我們的世界:從最近的三次天文諾獎看其發展
時間:2025年10月20日(周一) 15:15-17:45
地點:昌平校區致公樓101
主講人:茍利軍 教授
主持人:要換麗 講師
歡迎全校師生參加。
主講人簡介:
茍利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中國國家天文》雜志執行總編,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博士,哈佛大學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任博士后和研究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高能天體物理,包括黑洞及引力波。在《Science》等期刊發表SCI論文70余篇。2020年被授予“中國航天科普大使稱號。翻譯過多部科普圖書,進行科普報告百余場,并創作30余篇科普文章。先后獲得中國僑界個人貢獻獎,國家圖書館“文津獎”、國家優秀科普圖書獎、中國科教影視“科蕾杯“短視頻一等獎,及中國科學院多個科普獎項。曾擔任《流浪地球2》等多部科幻電影的天文學顧問。
法治信息管理學院
2025年10月16日